《芷江纪念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让历史告诉未来
2020-09-01 15:30:23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 编辑:芷江融媒体中心 | 作者:尹华 许敏 蒋智丞          浏览量:1638

习近平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穿越时空,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回响在心里,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在时间的长河里,总有深沉的记忆令人难忘,总有壮阔的经历值得铭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在芷江七里桥,举行了震古烁今的芷江受降,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也让全球华人铭记了这段从苦难深重到扬眉吐气的历史。

走进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巨幅油画《芷江受降》赫然映入眼帘。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参观者身临其境。 这一巨幅油画的创作者正是上世纪80年代从湖南芷江走向世界画坛的著名油画家钱德湘,他将芷江这座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见证之地视为灵感之源,以画铭记历史,将拳拳爱国心、浓浓赤子情融入到系列抗战油画之中。

“难忘故乡情切切,不辞辛苦烦劳。名城如洗卷春潮,逐涛飞浪慰霜毫。”2006年,钱德湘回到祖国进行油画创作。以芷江这段史实为创作灵感,钱德湘在创作完巨幅油画《芷江受降》后,又相继创作出巨型油画《北平受降》《武汉受降》等十几张巨幅抗战题材作品,收藏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内。75年前的历史场景已凝固,仿佛让战争在画布上又一次打响……

芷江籍著名画家 钱德湘 :你看到画面就可以直接,直观的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靠文字可能还没有这么明确,靠艺术作品它可以传达的直观的感觉更强烈,画这些画有启发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我们当年流血牺牲的战士们,不要忘记历史的典故,作为年轻人,要多看看这些作品,多看看纪念馆,才知道我们的和平来之不易。

发生在75年前的芷江受降,让芷江作为洗血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和平名城而蜚声海内外。多年来,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一直是全国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各类团体纷纷来到这里,参观聆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那一段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那一个个奋勇抗战的故事,像璀璨的繁星,构成了一片广阔的精神天空,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开学第一天,芷江三里坪小学组织学生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孩子们在受降纪念坊前,重温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感受了先辈英勇抗战的峥嵘岁月,激发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芷江侗族自治县三里坪小学学生  周静怡: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学好文化,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红色记忆烙印童年,和平开放拥抱未来。在芷江,县教育部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地方教材读本《芷江和平文化教育》,让本土历史走进课堂,将红色教育和爱国精神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厚植师生的爱国情怀。

芷江侗族自治县芷师中学学生 鲍俊杰:我们要好好学习,早日成长,将来争当和平的守护者,让世人不再受到战争的伤害,我也希望芷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美。

芷江侗族自治县芷师中学老师 唐元凤:将和平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牢记历史,传承历史,感受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意识,也让和平之花在校园处处美丽盛开。

芷江深入挖掘 “芷江受降”党性教育价值,加大“芷江和平园”、“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和“飞虎队纪念馆”等“一园三馆”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料整理、课程资源开发力度,目前,先后承办省内主体班10期,省内外教育培训28期, 2019年,共有2700余人次在“一园三馆”开展党建教育, 5万余人次开展研学活动。

芷江镇和平路社区支部书记 何霞:我们党员要发扬,责任在肩膀,奋斗有我,勤于学习,甘于奉献 的时代精神,要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让每一个人将爱国主义融于内心,根植于心。

铭记历史,警钟长鸣。芷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将其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面向全体人员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们不断领悟爱国之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我们不会忘记,西方列强的铁蹄踏入中国,百年屈辱历史不堪回首。侗家儿女在抗战历史、和平文化的熏陶下,对强军兴军更有一种别样的情怀。

芷江水宽乡水宽村的龙坤是今年应届大学生应征入伍的一员,他从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一年,回到家里诊所给父亲帮忙,龙坤家里是中医世家,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父亲希望他能传承衣钵,做个村医,但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从军。近日,乡武装干事、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对上门对他进行政审,龙坤的军旅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2020年芷江应征入伍大学生 龙坤:芷江是受降名城,身为这里的一份子,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从小就抱有一颗军旅心,向往军旅生活,这次刚好应届毕业,本身也符合应征入伍的条件,所以我觉得应该报效祖国,成为部队的一份子。

落后就会挨打,我们铭记历史。芷江人民武装部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注重发挥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宣传媒介作用和大型活动感染作用,积极宣传征兵入伍,层层筛查、步步严格,为国防建设储备强有力的后备力量,为实现强军之梦注入不竭动力。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科长 潘明智:兵役征集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建设的主要手段,征集更多高素质的青年入伍,就是为了更好的加强国防建设,让中国人民遭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不再重演。

75年栉风沐雨、75年初心传承、75年开拓创新,芷江的历史凝聚着民族和时代的记忆,承载着前人先辈们的精神与意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代代相传。如今的㵲水之上,烽火烟熏碧空尽,唯见白鸽天际翔,我们将继续追寻闪光足迹,赓续红色基因,接力奋斗追梦。

责编:芷江融媒体中心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